01
最近的一个感受是,除了生老病死,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标配。
这两天,有个叫西米的年轻读者和我聊天时说,她27岁,今年初从传统行业换行到新媒体,做运营助理。原想多赚点儿工资,没想到KPI比预想得还凶残,每个月绩效都惨不忍睹。
上个月一看,到手的钱甚至不如上一份工作。
她简直受到10000点暴击伤害,偏偏那天房东催着缴房租, 她焦虑得整晚没睡着。
其实我很理解她的心情。
毕业四年,西米已换行3次,每一次都转入她眼中“朝阳行业”,每一次都是从新手做起。
一开始在国企,工资很大程度与工龄挂钩;后来转到软件行业,发现自己连开会都听不太懂,然后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再到如今的新媒体公司。
别人每次跳槽,能涨个20%-50%,西米不仅上涨缓慢甚至节节败退。
“我同学毕业后没跳槽过一次,那公司看着挺一般的”,她突然说,“上周我才知道,她从毕业时的2500块已经工资过万了。”
我不忍心告诉她:你再这么转行跳槽,恐怕神仙都没办法让你的工资涨起来。
02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感觉,很多人跳槽,是“因果导向”的——因为跳槽能快速涨工资,所以我要跳槽。
确实,这是种普遍有效的手段。“旧不如新”、“薪酬倒挂”的情况比比皆是。但你忽视了,跳槽是有成本的啊!
就拿读者西米的经历看,有两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误把“行业”当做护身符。
啥意思呢?
她很看重行业发展和薪酬,这是好事。只是,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水平高下之分、核心or边缘之分。再朝阳的行业、再好的公司,也有拿着3千块钱的员工。
每一次换行,意味着将前一次行业经验悄悄清零。每一次变换,本质都是一场往返跑,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悟性与速度,必然将落于人后。
第二,试错周期过长。
有人认为,换行or跳槽是一种积极的试错态度。But,试错也有前提条件的。
首先,要快速;其次,要思考。
张爱玲有句金句,出名要趁早。我觉得这句话改改也成立:
试错要趁早。
经济学里有个角度,越早犯错,代价越小。就像你手里有100块钱,买股票、买基金、买黄金……没关系,你想咋买都行,反正就100块,涨个经验值都划得来。
可当你手里有100万,怎么敢随便乱来?一个错误的决定足以让你三天吃不下饭。
这时候,错不起。
你在一个行业待了好几年后,突然猛一拍头“哎呀选错路了!”,再忙着重新选择,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立马换行时的代价。
我有个学弟,毕业后做单片机开发,不到一年换了4份工作。大家都嘀咕这人不靠谱,一家公司屁股还没坐热就跑走了,哪个老板敢要呐?
偏偏,他从解决方案经理、到教育培训、再成为全职讲师,好像突然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跑道,后面的路越走越顺。
除了他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的优势长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学弟换工作时带着思考,这几个看似不同的行业和岗位,实则有一定关联性,这对自己而言就是一种积累。
03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有一段话:
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这段话,出现多次“积累”二字。
多数人消耗积累换来的机会,没准只是掉入另一个自我假设的陷阱。
因此,好的积累姿势,主要有以下三种:
1、技能累积
比如刚才说的,考虑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尽可能复用技能和经验。我见过不少人,工作前几年技能定型后,之后5年、10年……水平没有任何进步。
既无持续学习,也无经验优势,只好任由竞争力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弱。
2、人脉积累
信任的建立需要过程,从领导、同事、合作方等等。还有有一个普遍现象,谈交易,如果对方是你非常认可的人,交易的成功率将大大提升,因为你已形成一个IP,是一张名片,是一个品牌。
3、资金积累
“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这话有一定道理。
时常有小伙伴问我改行的建议,甚至一拍脑子想创业,我内心就想问一句:你钱够么?有储蓄作日常开支吗?有应急的钱吗?要还房贷吗?要养小孩吗?
我老同事,辞职创业时不仅准备了近一年的生活费、详细问清楚如何交医保社保等细节,还特意抽出半天,和老婆一起把所有投资计划做了梳理。
很多人只知道职业需要规划,却忽视了,财富同样如此。
放长线,钓大鱼,这是一种攻守兼备的积累态度。
作者:临公子
推荐阅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