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天都要过去了,好像裁员的消息还是一波接一波。
整个3月,我后台都在陆续接到读者朋友们被裁员的留言。有人沮丧、有人难过、有人失落、有人愤怒……
昨晚,率哥在一个小群里,得知他们去年末还小聚过的一位年轻校友,年初也因为部门合并,实习期没过就被裁员了。
我跟率哥聊起了我们各自这些年经历的几份工作。我突然意识到,我可不是什么顺风顺水一进入职场就人生开挂走过来的,我也有过天天加班到半夜2点,然后被“炒掉”的工作经历啊!
只是这些年一直冲冲冲,这些5、6年前的事已恍若隔世,不是这次细聊起,根本都不怎么会想起了。
今天来扒一扒我做实习生也没能正式入职的经历。
也想跟大伙聊聊我的看法:初入职场的不被认可,真的没有那么可怕。
02
我曾是一个不热衷实习的学生。本科时光,都给了学业加爱好。
好处是度过了一段象牙塔里无比快乐的时光,那样的心境,恐怕以后的生命里再是难得了。坏处当然是对社会认知浅薄、对职场一片迷茫,毕业后还是走了些弯路的。
我的第一次工作经历就发生在研二的暑假。当时所有人都说,我们这行,找工作是看重实习经历的,大家也都在匆忙准备着实习,我于是也就去了一家设计院实习。
我当时是想留在这家设计院的,这份实习工作还是我的导师介绍的,因此真的是非常用心了。
刚去我就赶上了北京会所的方案设计,领导让我拉个模型,我当晚就熬夜了,然后跟着院里的建筑师、甲方爸爸出差考察。
接着是京东要盖京东大学,所里要出三个方案直接给刘强东汇报,带我的建筑师、另一位实习生和我,要一人出一个方案。我做了个自己不能很好驾驭的方案,因此推敲空间很费了一番心思,几乎天天熬夜到凌晨2点后,早上6点多爬起来继续。
甚至有几天,学校宿舍楼趁假期刷墙,油漆味熏得我头晕,无法专心工作,我还跑出去自费住了几天酒店式公寓,只为了能专心完成好手上的工作。
第一次见设计院总建筑师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的方案通过了。
实习的时候,说的是没有薪酬。等我工作到一个多月的时候,带我的建筑师说,因为我做得好,打算一个月给我1000元。是不是看似一切都很顺利?
到来年真正招聘季的时候,我被愉快地刷掉了。
我当时是想当然认为就去这家设计院,完全没有 Plan 2的状况。
03
我事后分析过几点我失败的主客观原因。
1. 应试的核心技能薄弱
我虽自认为工作能力不错(实习的表现好像确实也还不错),但是我们专业不管考研还是找工作,考的都是快速设计并表达的能力。
工作中的表达,完全是电脑。但是偏偏这些考试考的表达,需要手绘,也就是说需要很厉害的美术功底。而手绘,是我最薄弱的部分。
跟我竞争的同学们,大多是经历了考研的残酷选拔的,所以已经在备战考研的时候,补齐了这个课堂上不怎么会教的手绘能力。有手绘优秀的同门,甚至在硕士期间给本科备战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开手绘辅导班赚外快。
而我当年是保送的研究生,所以短板一直是短板。读硕士期间,也并不觉得这能力重要,没有去专门学习。
但是,这个技能跟学历一样,是我们找工作的敲门砖,我还是轻敌了。
2. 目标并不明确
我当年根本没有明确自己找工作的目标:
我是想往做出优秀的方案方向发展?还是想在传统大型设计院走稳定的职业路线?还是更看重收入?或者是选择城市是第一位的,工作可以先找个录取率高竞争不激烈的国企?
选择每种方向的打法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公司很看重你在本公司的实习经历,有的公司看重你在头部顶尖设计院的实习经历,有的工作更看重作品集,有的工作需要你手绘能力出众,有的工作更在乎你的稳定性。
我因为目标不明确,也没有对市场做任何分析。只是盲目跟风实习,后面走点弯路也是偶然中的必然了。
3. 性别
这个是没办法刻意回避的问题。找工作前,我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我们面试的时候,是男生先面试,女生先全部待在一间小屋里等着。面试领导先摸清楚有多少男生可能愿意来(大部分男生都会有其他选择,只是来多拿一个offer),然后再筛选女生。
这次被刷之后,我手忙脚乱赶紧参加各种笔试面试找其他工作机会。然后也被告知过:
“虽然你表现不错,但我们今年只有一个户口名额,打算选到优秀的男生。如果你愿意放弃户口,被录用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当然还有各处实习的同学们带回来的消息:某某设计院今年不招女生;某某公司今年也不招女生。
工作这些年,其实我发现很多行业很多职业,对女性非常友好。但是假如你所在的行业,是比较突出的女性不友好型的,那要么转行,要么只能接受现实,想应对方案。
在同济读本科的时候,同级有个读土木工程的女生,成绩常年保持年级第一,人缘又好,又是笛社社长,听说体育也不错,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种。
本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一次次被心仪的单位以“我们项目上没有女厕所”的理由拒绝。后来听说她去法国留学,走上了科研之路。
04
但我们经常会发现,分析完原因,把该改进的都改进了,不能改进的都尽量规避了,还是会遭遇裁员啊、降薪啊、结构化调整啊。很焦虑有木有!
所以这部分才是我更想说的:
努力做得更好,但不要太苛责自己;变化才是常态,拥抱变化。
我们想要达成目标,主观原因是我们可以改变的部分,比如我前面发现自己当年应试的核心竞争力不足,目标也不清晰,这些在我后面做事的时候,都要特别关注改进,争取不要再栽。
但是很多客观原因,其实是你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有时候,坦然接受“不好”的结果,让自己尽快调整好状态,迎接新生活新挑战,是更重要的能力。
举个例子。
我的一位好友,曾因为经常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而惹得上司不高兴,被同事排挤,后来被迫离职。据我了解,他在人情世故方面是差了些,但是敬业精神、以及想要事情做得更好的坚持劲儿,绝对是我身边一等一的。
而离职后的下一份工作,他同样的特点,就被领导赏识。他很快也得到了重用,之前在职场被困扰到失眠,换了份工作反而柳暗花明。
我前两年自己参与招聘、不断看简历、面试别人的时候,也跟我做人力的朋友聊过很多:
1. 市场不好的时候,很多结构化调整都是整个部门被端掉,公司要断臂求存,跟个体的能力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2. 被裁有时候并不是员工本身不行,只是他的能力跟岗位要求不匹配,他的强项公司不需要,强撑着双方都痛苦,分手其实是给彼此一个机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3. 甚至有时候,你没有被录用,只是因为你能力太出众。这个职位也许需要个相对稳定的人员,你闪闪发光,人力判断你大概率会快速成长起来跳槽,那么你依旧会被刷掉。
因此,我们要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更要接受不可控的变化。不要玻璃心,避免过度自责,尽快重整旗鼓,走出阴霾,勇敢地站在通往未知未来的起点。
年轻的时候,常常以为眼前的坎要过不去了,天都要塌下来了。多年后回首,当年的“巨变”竟只剩个模糊的轮廓,绞尽脑汁也想不起让自己懊恼、纠结、痛苦的细节了。
作者:啡小沫(ID:feixiaomo6),985硕士。
推荐阅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