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接受了一家叫即刻的公司采访,他们问我:
如果让你回顾写作经历,你还记得你什么时候开始爆发的么?
我想了想,我是在经历了一段最痛苦的时光之后,才迎来爆发的。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又穷又忙,上班赚不了什么钱,做自媒体又完全看不到盈利的希望,生活还过得一团糟。
回想起来,那一段时间我都是在跟自己做敌人,只能凭着一腔孤勇,不断的逼迫自己从暗淡无光的生活里杀出一条血路来。
现在想来,没有任何人是天生高手,每个高手都是从小白成长起来的。
尽管对不同的人来说,成长的势能完全不一样,但我想只要愿意学习、愿意吃苦、愿意投入,每个人都有极强的可塑性,我把这种可塑性称为高手的“成长性”。
那你要怎么放大自己的“成长性”呢?
- 01 -
高效的成长
都源于你对自己的压榨
对于职场人来说,他所经手的工作,他在职场社交中的一言一行,都是他的脸面,会被很多有心人看在眼里。
羞耻心越强的人,做事越好,成长越快。
比如知名商业教练刘润,曾经讲过跟罗胖合作的故事,罗胖对刘润最紧要的要求竟然是:
你必须把自己的名字,加在产品前面,这是招牌。这样,爱惜羽毛如生命的你,才绝不会敷衍,你丢不起这个人。
工作上得过且过的人缺失的就是这一点,他们没有意识到:“工作”,组成了他的职业生涯。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对工作那么苛刻,他们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脸面,丢不起这个人。
新世相刚刚开始做解读书的项目,他们就找到了我。因为我们双方都没做过解读书,又因为急着赶工期,就把我拉到新世相办公室一起写稿。
当时一篇接近7000字的稿子,两天大改了7稿,每天我都在他们公司待到半夜。
当时极其痛苦,因为双方都是第一次尝试,我跟编辑从开篇引题到结束语,从整体结构到讲述风格,每一句话、每一个例子都要反复斟酌和修改。
双方分歧也不少,明明我觉得很好的地方,编辑认为不合适;好多编辑坚持保留的地方,我也坚持需要修改,往往边吵架边改。
而且因为时间太紧张,bug 太多,往往你要在几分钟内,就必须想办法比过去的自己做到更好。
当时真是吃饭在想稿子,走路在想稿子,上厕所也在想稿子……
那时候不是没有怨气,只是我们都觉得,做出来的产品就是我们的脸面,做好它是我们的责任。
一切自我压榨都是有价值的,我解读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后来成了畅销榜冠军,后来我又解读了两本书,也都是畅销榜前10的作品。
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产品上线一小时就卖出了100w,堪称年度爆品。
现在回想起来,只有当你对自己不满意,不断压榨自己的时候,你才能收获成长,才能看到自己身上无数的可能性。
- 02 -
高效的成长
都是笨功夫磨出来的
很多看起来神来一笔的妙手背后,都是大量枯燥的重复练习。
所有的成长,都是靠笨功夫磨出来的。
常有读者问我,你是怎么才能写出好文章的呢?
我都会告诉他们:写作是一个大剂量练习的过程,先开始写,再反复练,你就至少赢了50%。
很多人以为我糊弄他们,以为作家都是在读了 n 多本书,或是多么有天赋,才能写出好文章。
事实上,大多数作家,都是在下笨功夫打磨自己,越苦逼,越可能出好作品。
就像《巴黎评论》里写的,全世界最优秀的作家基本都特别拼,比如海明威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写作,没有一个知名作家认为有什么捷径,基本都在老老实实的付出和练习。
所以,你得对自己狠一点,抛弃一切矫情和懒惰,才有爆发的可能。
琢磨先生曾经说过,他以前帮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节目写稿,经常要求他在12小时内,写出两集节目的稿子。
两档几十分钟的节目,剧本怎么也要上万字了,单琢磨先生说合作三年,从来没有拖过稿子,而且经常凌晨交稿。
琢磨先生自己不是有了灵感再写,而是直接逼迫自己把手放在键盘上,信马由缰的写、改、删,反复的进行上述过程,一篇优秀文章就诞生了。
如果你也尝试过这样的成长方式,你就会发现能忍受多狠的锤炼,能花多大的心力,能投入多少时间,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能有多快。
再讲个我自己身边的故事。
我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的是网络小说商业模式,有朋友介绍了一位在晋江女性频道写小说的女作者。他说这个作者坚持写了两年,就赚了150W,在北京独力买了一套房子。
我当时看这位作者的小说就想,这种甜到牙疼的小说真的有人看么?难道写恋爱小说这么赚钱?
见了面我才知道,世上没有哪一分钱是好赚的。
这个女孩在某互联网公司上班,每天晚上九十点回到家,她都要保证自己敲满8000字。
她写文两年,不管是加班、出差,甚至是失恋,她都没有一天断更,也没有一天在2:00前睡过觉。
看网络小说的朋友都知道,作者断更乃至于烂尾,再常见不过了,能坚持两年,日更且不断更的作者太少了。两年写六七百万字,女孩越写越名气越大,自然也积累了大量读者。
对自己这么狠,活该人家赚钱多。
而且跟我这种因为常熬夜爆肥的大叔相比,这个女孩气色和身材都管理的特别好,她说自己为了精力充沛的工作,每天中午还会用午饭时间跑步、健身……
你以为牛人都是天生优秀,而不会看到一切的背后,都只不过是一个“狠”字而已。
- 03 -
高效的成长
都是畏因不畏果
佛家讲“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对于我们凡夫俗子来说,就是解决问题要去寻找那个最深的“因”,而不是纠结于表面的问题。
刘润曾讲过他在微软工作的经历:
当时微软为员工提供午餐和晚餐。
后来大家吃腻了,希望供应商换换口味。
这时候,你会怎么做?
1、普通人的方法最常规:做满意度调查,根据整体意见进行反馈;
2、更优秀一点的办法:调查供应商不更换口味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成本,可以考虑多付钱。
你会选哪个?
微软两个都没选:
1、多引入1家供应商,一家提供午饭、另一家提供晚饭;
2、每 3 个月做满意度调查,是喜欢午饭还是晚饭?
3、如果喜欢晚饭的多,午饭、晚饭供应商交换;
4、如果连续 6 个月,午餐都胜出的话,更换晚饭供应商。
自从这个制度开始实施,那些曾经表示“自己已经很好”了的供应商,都在用心的提高饭菜质量,努力研发新菜品,满足员工口味。
这就是去寻找最深层次的原因,而不是执着于表象。
这件事情,深层次的原因是供应商缺乏竞争,且利益没跟责任挂钩,所以没有改良菜品的主动性。
因此,引入了竞争机制,把利益和责任挂钩,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总是纠结于问题的表象,而是要仔细观察和学习,然后认真思考问题真正的核心原因是什么,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改进、改变。
解决问题要靠科学方法、优秀知识和深度思考,而不能靠灵光一现、脑袋一热。
有个读者兄弟曾跟我说,他换了好几家小工厂打工,都觉得老板压榨自己、没有成就感、重复劳动,自己虽然很辛苦但是收入很低。
他之前认为,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老板和公司没良心,换换换总会好,可最后发现并没有任何帮助。
这个兄弟就没有意识到,这不是他自己的问题,而是他所处领域的问题。他如果不换一个更高价值的行业,绝不可能改变现状。
真正卡他脖子的,恰恰是因为他没有过硬的学历或技术,根本没办法与更高层次的人竞争,不管怎么在低价值圈子里绕,都很痛苦。
今天还有个做销售的读者问我:情商低应该怎么改进?
但是聊了一会发现,他的问题根本不是情商低,他是不太懂销售。
他觉得自己没那么能说会道,因此总是在成交之前失败。但实际上什么性格的销售都有,有效的学习销售的套路、策略,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换句话说,他是找错了问题。
比如我就亲耳听过TOPSALES(顶尖销售)讲过,好的销售是有科学方法的,比如提升关单率,如何向客户销售价值,如何有效维系客户……而绝不是靠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就去说服人家老板买你的单。
一通聊下来,感觉他完全是凭着一股冲劲,而不是科学的方法论在做销售。
这就是为什么电影《教父》里说:“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种时候,建议你好好静下心来:
1、请先用心观察、了解你的行业。
2、了解行业对你的基本要求,发展的基本规律。
3、把你的问题列出来,仔细思考这是不是根源性问题,再问自己一句“真的是这样么?”
4、最后,请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或者你身边最有智慧的人,帮你一起解决问题,判断你的思考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希望你不要成为那个花一辈子走错路的人,而是一个想尽一切办法走对路的人。
成长真的是一趟艰辛的旅途,大多数人尽管内心渴望旅途的风景,但是还是选择龟缩在自己的安乐窝里。
但是我想人还是要有一个直取核心的态度,既然你内心渴望奔跑,为什么而不能对自己狠一次,跑跑试试呢?
最后,送给大家我很喜欢的一段话:
人的一生会成长三次。
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
第二次,是发现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无能为力的时候;
第三次,是明知道有些事情,再怎么努力可能都无能为力,还奋力争取的时候。
作者:进击的阿秀(ID:zchxuexi)
推荐阅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