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深度思维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深度工作》给出了答案。
它是一本帮助你深度思考、提升效率、优化脑力的书。这本书的英文原版于2016年在美国出版,一经发售,就迅速占领亚马逊职场励志书榜首。
作者卡尔·纽波特,不仅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畅销书作者,还是一位人气博主。他创办了美国广受欢迎的博客“学习黑客”,致力于为大家破解工作和学习领域的成功模式。他花了10年时间培养自己专注于难题的能力,后来提出了“深度工作”的概念,他坚信深度的生活才是优质生活。
他认为,要想花最少的时间实现最大的成果,我们要学会深度工作,远离浮浅工作。所谓的深度工作,就是指在没有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用大白话说就是,只有当我们全身心的专注于某项工作时,我们的工作才能够创造出新价值。
而肤浅工作就是指那些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的工作,通常这类工作不会创造太多新价值、也容易复制,比如收发邮件,上传资料等。
我们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但同样的时间,每个人产出的成果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对于一名外卖小哥来说,一天的产出是送了多少单外卖;而对于一名公司的CEO来说,一天的产出则是做了几个重要的决策。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公式,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x专注度,也就是说专注度越高,高质量的工作产出就越多。因此我们如果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产出更多的工作量,就要提升我们的专注度。
怎样才能提升专注度呢?答案就是将深度工作变成一项日常工作习惯。
然而,在信息化时代,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被各种信息干扰,而且我们在职场的工作环境又是开放式的,周围同事说话的声音、电脑上的小广告、微信消息和电话等,都会时不时地打断我们的注意力。
单靠意志力,也无法将注意力时刻拉回到需要专注的事情上。为此,作者给出了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制定系统化的工作节奏。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期间,每天早上7点准时起床,用过早餐之后,在书房工作到9点半,之后的一个小时,用于拆阅前一天的信件,然后又回到书房,从10点半工作到中午,每天都是如此。
获得普利策奖的传记作家罗伯特·卡洛,笔记本放在哪里、书放在哪里都是固定的,连他自己都说他就是要把自己培养得有条不紊。
这种系统化的倾向会让人更轻松的进入深度状态,并保持更长的时间,所以你也可以给自己指定一个深度工作的场所,它可以是你正常**的地方,也可以是安静的图书馆。不管你选择在哪里工作,你都要给自己设立一个大概的工作时间,是两小时还是三小时。
除此之外,在进行深度工作的时候,你要给自己设立一个规则,确保你的努力具有成效。例如你可以约定不准使用任何网络,或者是设定每30分钟要产出的文字数量等,以保证你专注地投入这项工作。
第二个方法要有大手笔。
哈利波特系列丛书的作者J·K·罗琳,在写哈利波特最后一部《死亡圣器》的时候,压力非常大。因为这本书要串联起前面6本书的内容,还要满足数亿粉丝的期望。
然而,她发现在家里的**室,已经越来越难做到全神贯注了,这边她正忙着,那边保洁阿姨要打扫屋子了,而且孩子们又在嬉闹。于是罗琳决定住到五星级酒店的套房中去,最后她非常非常顺利地写完了《死亡圣器》,这就是大手笔策略。
你可能需要用一定可观的精力或者是金钱投入,对周围*以为常的环境,做出巨大的改变来支持某些深度工作的任务,这么做会降低你的大脑继续拖延的本领,还能给你注入激励的能量。
第三个方法是像经商一样执行。
想想看,如果你是一名商人,你一般会如何工作呢?你肯定会把注意力放在能为你创造利润的产品上,然后把这个产品做精,为了监测产品情况和客户使用感,你可能还会追踪一系列的数据来反馈,不断改进你的产品,从而获得利润。
其实在职场中也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运用这种经商的思维来让我们更容易地进入深度工作,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有限的专注力放在最重要或者是最需要关注的事情上,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职业收益,也可以带来更饱满的热情。
说完了如何培养深度工作的*惯,我们再来说说如何远离浮浅的工作?作者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24小时在线。
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下班之后,老板又在工作群里发布了一项新任务,看到消息的你不得不打开电脑继续工作。但你是否思考过,这种随叫随到延长工作时长的工作方式,真的更高效更有价值吗?
2007年,一家软件公司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每周5天工作制缩短为4天。实验证明员工可以在4个工作日内很好地完成任务,而且员工还可以完成原先需要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并且没有延长每天的工作时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事情发生呢?
原因在于当你拥有更少的正式工作时间时,会更有助于挤压出更高的效率,会更加尊重时间,不会把时间得花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归根结底,那些被减少的时间让我们减少的只是浮浅工作而不是深度工作,所以重要的事情仍能完成。
因此我们要学会尽可能地减少浮浅工作,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深度工作当中去,具体可以做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是做好时间规划。
一项调查发现,那些宣称自己平均一周工作60到64小时的人,实际上每周大约只工作了44个小时,这说明了我们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浑浑噩噩当中度过的。
作者建议我们可以拿出一个笔记本,每天翻开新的一页,把一天24小时划分为24个方格,并将相应的安排填在对应的空格里,而那些回复邮件,提交资料等事,因为花不了多少时间,就不要写进格子里了。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通过看有多少个格子被填满,从而知道今天我们有多少深度工作要做。在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日程被打断了,你要尽可能地花几分钟时间修改一天余下时间的计划或者是重新再填写,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天当中修改好多遍计划的情况。
但你的目标并不是竭尽全力维持既定的计划,而是在时间的推进过程当中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第二是设置一个结束工作的时间。
作者在下午5点半之后就完全不再工作了,这样的状态维持了6年多,非但没有让他堆积一堆完不成的事情,反而让他以空前的高效完成了更多的事情。
因为通过给自己设置一个明确的、不再工作的时间信号,会促使人在工作当中不得不寻找提高产出的方法来实现目标。
第三是适当进行离线工作。
简单来说就是预先计划好你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在这些时间之外避免使用网络。比如你可以安排每30分钟集中查收一次微信和邮件,当你处理完这些消息就马上进入离线状态。
实际上每天8小时工作制是足够我们完成工作的,而你要做的只是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远离浮浅工作,专注于深度工作。
文/腊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