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可怕的自律人》这一讲,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怎么制定改变计划。
1、简单计划的力量
俗语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先计划就相当于磨刀,刀磨好了砍柴就会很容易,同样,计划做得好,能帮我们杜绝外部环境的诱因,后面只要简单重复地执行就可以了。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很多人并不喜欢购物清单、菜谱或学习大纲,认为这是对自由发挥的束缚。但我们要相信简单的力量,越简单计划执行力才会越强。
2、损耗会影响积极行为
为什么到了晚上我们的自控力就开始变差,不愿意去做那些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了呢?社会心理学家罗伊·F.·鲍迈斯特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损耗。他认为我们拥有一种“自我力量”,是一种有限资源。在白天我们努力做事,要抵制诱惑、权衡利弊、抑制欲望、控制我们的想法和状态、遵守他人的规则,其实都是对这种资源的损耗。当这种资源耗尽后,我们更难抵制住诱惑,更容易被欲望所控制。
在自我力量耗尽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做出一些不费脑筋的消极决策,自我耗尽也让我们更容易失去自制力。
既然损耗无处不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做呢?答案就是做好计划,用固定流程来减少决策损耗,比如定好闹钟,每天几点到几点是锻炼时间,几点到几点是读书时间,到点就行动,省去决策的环节。还有,提醒自己尽量不要在高损耗的环境中做重大决策。
3、“差不多”带来的麻烦
很多人觉得,在职场或生活中,很多事情做的差不多就行了,没有必要追求完美。的确,很多方面追求完美是徒劳的,至少是对时间的低效利用。“差不多主义者”喜欢给自己找到各种理由开脱,比如说自己是“业余选手”。“差不多”会让我们中途止步,和完美状态始终差那么一口气儿。
此外还有更多“差不多”的例子,让我们心安理得地乱扔垃圾、闯红灯、边开车边玩手机.......我们给自己划了一条“差不多”的线,在规则的边缘不断试探。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把越界变成了习惯。
我们不再准时出现在健身房,我们的读书计划开始蒙尘,我们越来越少地和家人联系.......最终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上。所以说,“差不多”是改变和自律的大敌,看似走捷径能减少很多麻烦,实际上却招来了更多的麻烦。
文/春华秋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