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叮叮叮......”
凌晨4点,手机闹铃响了起来,我翻动着身子,下意识将闹铃关掉。已经清醒,但还是想赖在床上,一动不动。
每隔15分钟,手机会响一下,发出刺耳的声音,让人听了根本毫无睡意。
五点,窗外黑漆漆一片,开灯,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
跟往常一样,我拖着一副疲惫的模样走到洗簌间,看着镜中的自己,硬是傻愣好几分钟,等缓过神时,方才会说一句:早上好阿,小妞,新的一天,依旧要元气满满,加油!
是啊,我经常自己跟自己说话,有时鼓励自己多坚持一点,有时调节自我的内部矛盾,抑或是要求自己控制好所属于个人的情绪。
外面静悄悄的,跟我的心情一样,安静如水。坐在沙发上,捧着电脑,开始不间断的码字,写的内容是我,是你,也是他。
我会有写累的感觉,写着写着,不自觉发呆时,便会拿出瑜伽垫,跟随着音乐节拍,做几项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运动。
嗯,这是我一个人生活的第183天,坚持早起写作和运动。
刚开始那些天着实不适应,还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的窘境中,但熬过了那段岁月,而后的时光里,也只剩下了习惯和日常。
02
毕业后,我回到自己的家乡。有一段时间,我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模样,在父母的庇护下生存,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难题,哪怕是偷懒犯傻,也是予以理解的。
他们眼中,我是一个孩子,一个智商永不在线的小姑娘,因为害怕我受伤,不让我承担任何责任。
追溯到六个月前,他们做饭,我吃饭;他们打扫,我制造垃圾;他们讨论问题,从不当着我面讲;早上不起,晚上不睡,老妈时不时还来一句:年轻人,让她多睡会吧。
跟父母在一起生活,有了依赖感后,我变得越来越懒,生活一发不可收拾,总觉得做一件事情差不多得了,出问题了有爸妈会收场。
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发现有可依靠的支柱,便会不由自主的偏向另一方,从而迷失自己,将人生信仰赋予对方身上。当下确实很舒适,可却忽略了未来,一个人独挡一面时,又该如何自居?
这样下去,我只会越来越颓废,父母的爱和纵容,只会让我走下坡路,不利于成长。跟父母相处不到一个月,我深刻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收到毕业证的那天起,我果断拖着行李箱,搬离了出去。
小时候,依偎在父母身旁,他们就像大树为我遮风挡雨,给予数不尽的安全感;
可长大了,需要自己去迎面生活的洗礼,磨练一身无坚不摧的本领。这时,父母对我们最好的爱,就是放手了。
后来,我走出舒适圈,开始独居生活,试图让自己跟自己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改变现状,重塑好的生活习惯。
03
独居第一天,我害怕、迷茫、不知所措,眼前的种种问题摆在面前,却不知该如何下手。记得很清楚,当时想找朋友过来帮忙收拾,电话拨出去的那刻,又随手按下取消键。
那天,我一个人,忙碌到凌晨一点,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繁琐;
独居第二天,我开始做各种计划,学做饭,学插画,一周一次大扫除,坚持早起不熬夜,每天写作4小时,经常运动多看书等,我写了满满一页纸,那是我想要成为的人呢。
这天,我望着窗外的松柏,心中默默许愿,身后空无一人了,好好努力,走过的每一天都要对得起自己。
时光嘀嘀嗒嗒,毫无仪式感地流动着,不知是我一个人生活的第多少天了,我居然悄无声息地掌握了做饭,每天晚上保持10点左右睡觉,早起运动或是写字。
我强迫自己做一些事情,有时候好的习惯何尝不是被逼出来的呢?过程尤其痛苦,可挺过去,看到的便是春暖花开。
每天的生活都是如此,哪怕自己不喜欢也要强迫去做:
早起写作或运动;
按时吃饭睡觉;
走出去遇见一些人学习新的思维方式;
坚持读书和摄影;
晚上做视频和学习;
必须护肤和早睡;
今天是我一个人生活的第183天,日常早起写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成了习惯,就像每天吃饭一样,演变成必须品。
有人问我这样会不会很累?
累会有的,但自律起来的那份幸福感和快乐感也会随之涌来。
原来,只有独立生活,严格要求自己,一个人才能真正获得成长。
04
我很喜欢现在的自己,忙碌而充实;
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天敌是:懒。
因为它的存在,我时常把自己搞得很焦虑,本不应该这样,却活成了这样,最后生活一踏糊涂,自己变得都不喜欢自己了。
其实我们心中都住着两个小人,一个叫勤奋,一个叫懒惰,制定好计划准备实施时,两个小人准会抢先蹦出来争吵,各自说着自己的观点。
倘若懒惰打赢勤奋,那一生就会浑浑噩噩,过着散漫无光的生活;
如若勤奋跑在懒惰的前面,整个人的气色都会变得红润光泽,拥抱一个值得让人骄傲的人生。
共勉我最近很喜欢的一段话:
一个好的身体需要锻炼,一个好的头脑需要学习和思考,一个好的习惯需要刻意培养,一项好的才艺需要磨练......任何一方面的成功,都离不开“行动”二字,而行动分着被动和主动,没有人会时刻提醒、督促、要求你,所以一个人一定要学会主动,而这就需要自律。
我很感谢这段时光,让我切实理解独立的真谛。
也感谢,不曾放弃的自己。
文:怀左同学(ID:hztongxue)
推荐阅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