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你说凭什么女人结婚了就一定要生孩子?”
“为什么女人结婚后,不生孩子感觉像是一件天理难容的事情?”
“在结婚前,我和我老公已经商量好,婚后前三年不要小孩。但婆婆居然说我不生孩子就是不孝!他们是想要个媳妇还是想要个生育机器?”
小娅一口气连着问了我三个问题。
我感到小娅的情绪波动很大。
虽然她的语言情绪很激忿,但是我却感受到了她的内心深处其实还充满了无力和无助。
“其实我不是不想生,只是觉得现在还没有准备好。我们结婚才一年,我希望两个人再多享受几年的二人世界。等过几年两个人的工作更加稳定以及经济条件更好一些再要孩子。”
小娅,今年27岁。
她在考研究生的时候认识了正在考博的老公。
小娅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而小娅老公考到了上海。
两人异地恋三年,等小娅研究生毕业,小娅的老公正好博士毕业,顺理成章地完成了令众人羡慕的“毕业就结婚完美路径”。
毕业后,小娅放弃了体制内的就业机会,追随老公到了上海进入一家外企工作,税前一万五,做研发工作。
家里人觉得自己年纪不小了(老公比他大三岁),他们说女人到了三十岁以后再生孩子比较危险是高龄产妇,这才刚刚结婚还不到一年,爸妈和公婆都在催生孩子的事情。
刚刚开始老公的态度很开放,但是扛不住家里人的压力,开始有所松动了,不知道在这种情况怎么办?
“王老师,有时候我很害怕。不敢要孩子。”
“为什么呢?”我问道。
“其实我是被奶奶养大的。我的童年基本是在奶奶家度过的,很久一次才能见到爸爸和妈妈。妈妈每次来奶奶家来看我,都会给我买很多东西,有很多好吃的,以及很多的新衣服。表妹很羡慕我,说我妈妈很好,但是我却一点都不开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在奶奶家住的时间越来越长。有一次妈妈走的时候,我哭喊着让求她带我走,但是她却没有回头一直走远。婶婶拽着我说,我妈妈不要我了,把我扔在奶奶家了。很久之后,我才知道爸爸和妈妈离婚了。”
讲到这里的时候,小娅的情绪很悲伤,甚至几度哽咽。
“童年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人要的孩子。我孤僻、自卑,甚至有些自闭。高中的时候因为压力大,曾经得过抑郁症。”
经了解,小娅读本科和研究生的时候成绩很好,拿了很多奖学金,也参加了很多的社团活动,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后面又遇到了她的老公,她慢慢变得越来越有自信。
现在的工作中,领导对她也很器重,她很喜欢这份工作,在这份工作中觉得可以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担忧的地方是,如果希望工作能做好,那么可能就没有时间照顾小孩。
“我不希望将来我的孩子也是在奶奶家长大的孩子。除非我放弃我的工作,成为一名家庭妇女,全职照顾孩子,整天围着孩子老公转,没有自己的生活,一想到这里我就很害怕......但是老公希望有个孩子,我不想让他失望,我真的很害怕。”
小娅在刚刚开始的在说的时候,身体前倾,语速变得很快,当讲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她用手扶住了前额。
这些肢体语言给我的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压住了她的身体,她需要通过扶住前额的方式来支撑自己,以至于让自己不要倒下。
“也是在奶奶家长大的孩子。”我在内心感慨道。
我相信“工作”和“孩子”这个是很多职场妈妈们逃不掉的坎儿,经常有一些职场妈妈希望通过咨询,找到家庭生活的平衡点。
坦白讲,极少有人能够找到真正的平衡点。所谓的平衡其实就是需要出一些牺牲的。如果希望把这个“牺牲”降到最低,最好的方式就是“计划生育”。
过去计划生育的含义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但是现今的“计划生育”套用管理学的思路的意思是: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
虽然现在社会,晚婚晚育不见少数;但是从女性的生理因素考虑,最佳生育年龄在25-35岁,超过35岁后,身体就开始走下坡了。
因此,如果考虑生育,在35岁之前完成最好。
我的建议是,作为女性,如果你迟早要孩子,那么则很有必要“计划生育”。
提前做好计划,不仅为自己产后复出做准备,也更是为了4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做打算。
通过咨询分析,我和小娅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生涯角色排序:
在当前的人生计划中,你希望在自己在工作方面更有成就,还是希望成为一个好妈妈?
通过咨询了解,小娅对孩子是有期待的,但是当前更希望自己在工作方面有所成就。
我建议她先说服老公。
1、工作方面:
给自己两年左右的时间,在职业领域好好积累做出成绩,两年间,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争取在这个公司晋升到比较核心的岗位为将来孕后做铺垫。
因为一旦计划生育,那么就不能轻易的跳槽了,最后在现在就要多积累,至少要熟悉现在工作内容,搞好和周围同事的关系,不论工作方面还是人际关系方面,都可以得到较好的照顾。
2、生活方面:
主动和老公沟通,希望老公了解,现阶段自己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而是更倾于想好好的享受二人世界和先做好经济储备。
公婆那边,可以请老公来帮忙说服;
自己爸妈那边,自己来解决。
沟通的核心要点在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给四老一个准话:不是不生,时机未到;我们自然有安排,别着急。
二、宝爸培育计划:
很多有养娃经验的爸妈们都了解,孕娃十个月,生娃一朝夕,这都是小前菜。
真正的大餐是养娃,虽不至于一辈子那么夸张,但是至少你得对这个孩子的前十八年要负责任;虽然不期望能够造福社会,但是真的不能危害社会啊。
不指望养娃防老,活到后半生已经实属不易,还没歇口气,娃长大了再来啃个老——这个真的很坑爹坑妈。
在培育老公方面,一定要耐心疏导,我的建议如下:
1、从二人甜蜜世界到一家三口,需要有个心理过渡。
简单说,既然你希望我生娃,那么你做好当爸爸的准备好了么?
2、告诉老公,打游戏都知道看攻略找策略,生娃也如此。
我们可以告诉老公,孕前宝爸需要了解和学习相关的育儿知识,这就等同于游戏攻略。
难点在于游戏可以被爆,可以重来;但是孩子没养好,是不能塞回去重新生的。
所以务必和老公达成一个共识,即,生娃前,必须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因为知彼(娃)解己还是很重要的。
3、将丧偶式育儿扼杀在摇篮中。
养娃是共同的责任,家庭分工要明确。
在没有给男人培养好做家务的良好习惯前(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生娃需谨慎,否则,生一个娃出来,发现需要养两个(老公是大娃,孩子是小娃)——就算是后悔,也塞不回去了。
一顿梳理下来,小娅突然间发现——
其实自己畏惧的不是生孩子这件事,而是在迫于外界的压力之下,心生抗拒,被负面情绪堆积,但是却没有主动思考如果计划生小孩,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准备,以至于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通过这次咨询,小娅觉得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仍坚持原来的想法暂时不生娃,决定回去与老公和家里人认真的谈一次。
第三天,我就收到了小娅的反馈。
她在邮件中写道:
“王老师,我经过认真反思,发现很多的负面情绪其实是自找的。我之前觉得是家里人逼着我生孩子,内心非常焦虑甚至恐慌。咨询结束后,我与老公深谈了一次,他很喜欢小孩,但是他很尊重我的想法,也觉得现在时机不是很成熟。后来,我们很正式地和父母谈了这个问题,婆婆不了解我的工作,以为我的工作很轻松,她只是单纯的觉得到了年龄应该要生个孩子了。而且她也是希望现在趁着现在自己的身体好,帮我们带小孩。但是当把我的顾虑和担忧讲完好之后,他们反而很支持我的想法......”
是啊,当我们的内心上充满了能量、积极面对的时候,会发现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变得有所不同。
原来以为的艰难,只是比迷雾遮住了方向,而感到迷惘。当雾散了,云开了,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处处洒满阳光~
“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刘瑜
-关于作者-
王胜男,职业规划师、性格行为分析顾问、认知行为治疗师,“璃语职美人”合作职业咨询师(累积咨询时长600+小时)、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原创团队作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