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强调“在意他人的眼光,是种天性。”
著名心理学家特丽·阿普特曾对幼儿的反应,做过深入研究。她发现幼儿在满三个月以后,就开始寻求认可了。他们甚至需要外界给他类似“你是多么讨人喜欢”的信息。而等到孩子三岁后,他们对认可的需要就更旺盛了。他们明白哪些行为会挨骂,哪些行为会被认可和鼓励。
所以,他们会有意识地对家长的指令表现得尽量配合。但是这种天性有弊有利。虽然短期内,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更顺遂,可长期来看,它会让我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独自感受幸福的能力。
6岁时,如果你想买块糖,那么你只需要听从父母的指令,他们就会奖励你;28岁时,如果你想买房子、追求心仪的姑娘,那么你得靠你自己的努力、勤劳和真诚,才能赢得自己的幸福。一个向外妥协、一个向内自求,这种落差,才是大多数人困惑迷茫的根本原因。因为长大后,他们无法用“听话”,换取任何让自己幸福的、有价值的东西了。
除了这个成长的视角外,叔本华还建议你认真思考“所谓的别人的眼光”。大多数人在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只能用自己过往经历中的零星经验。他们会用简单的概念和逻辑说服别人,以显得自己博学广知。
但当你仔细思考他们的说法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想法多半是浅薄、琐碎的;他们的观点多半是自以为是的;他们的态度多半是含糊不清的;他们的意见多半是狭隘、无效的;他们的逻辑多半是漏洞百出的。如果你对他人的眼光能够理解到这种程度,那么对于“他人的看法”,你自然能够淡然处之。
为了让你能够警醒,叔本华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如果你过于在意他人说的话,实在是太看得起他们了。”我们如果不能在自身内在本质和已经拥有的富足中找到幸福,而非要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中来寻求满足,那就像你一次又一次地从高速路上入错了匝道,离幸福的目的地只会越来越远。
总之,站在幸福的视角上,虽然“在意他人眼光”是种天性,但是随着我们长大、成熟,只有摆脱这种狭隘的天性,我们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此同时,外界的意见通常没有太大的针对性,而你内心的声音才是通往幸福的关键。拒绝没有针对性的外在评论、倾听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你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
文/享一世清幽的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