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要保证自己有充分的玩耍放松的时间,这才是高质量工作的秘密。
拖拉者和工作狂这两种人,看似是两个极端,其实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受累于未完成的工作。工作狂用持续的忙碌来回应压力,拖拉者则是因为焦虑而裹足不前。
这两种人觉得自己总是在工作,却没有资格休息。在内心深处,他们都渴望,有一天自己能变得有序而成功,从而能够真正享受生活。
其实,压缩应有的假期、休息和锻炼,会压抑人的精神和动力,使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要想在忙碌的日常中保持高水平的动力,减少拖拉的冲动,我们需要用无忧休闲让自己的身心从劳累疲惫中一次次恢复生机。
造成拖拉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害怕一旦开始工作,就没有时间休闲了,害怕工作会剥夺我们玩耍和享受生活的权利。
所以,如果我们能反其道而行之,在每周的计划里都安排一些休闲活动,把休闲当成生活中的一个优先事项,就能有效解决问题,战胜拖拉。
大部分人的自我激励都是“推动法”,所谓“推动法”,是假定人类从本质上讲是懒惰的,认为只有采用强硬的、权威的手段,才能激励人们行动。
比如上司对下属说:“如果这个月你的销售业绩还是垫底,就会被末位淘汰。”这种方法伴随着巨大的压力,不但很难取得积极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人们对权威的抵触,对失败的恐惧,从而导致拖拉的局面。
心理学家认为,正确的自我激励应该是“拉动法”。“拉动法”假定人们从本性上讲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如果能够通过努力获得了恰当的回报,人们就能在困难的任务上继续坚持。遥远而不确定的回报,很难激励一个人持续面对非常困难的工作。
如果你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项孤独、劳累而远期回报又不明确的任务,那你开始做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也就会不自觉地拖延。
相反,生活中那些休闲活动,比如娱乐、旅行、和朋友约会、吃美食,它们带来的是及时、确定而且可以触及的快乐,所以更容易实现。
换句话说,要改变拖拉的习惯,你就得让工作周期变短,这样工作带来的痛苦就会减少;让回报更频繁、更及时,这样就更加快乐。也就是要调整工作习惯,把短周期的工作和充分的休息结合起来。
文/腊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