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是建立良好沟通,获得他人好感和信任的桥梁。当一个人对我们的想法、行为、情绪表示理解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感受到安全感。在这种感觉的推动下,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靠近对方、信任对方,这就是同理心的力量。
在培养同理心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要将注意力放在对方的需求上。如果想要对一个人产生同理心,我们就要了解他的需求。比如:因为工作需要,周末必须要加班。有同理心的领导就会先安抚员工的情绪,关注员工的需求。
他会对员工说:“占用大家的私人时间确实不合适。”先表达出理解员工的感受,接着,他会告诉员工如果需要他出面解释,他会一一配合。并且在忙完工作后可以带家属一起聚餐,感谢家属们的理解和支持。员工们感受到领导的真诚,他们也会理解领导的难处,服从安排加班工作。
拥有同理心,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理解对方的感受、需求,并满足对方的需求,我们才会得到理解和支持。
其次,我们要接纳他人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在接纳别人的价值观时就产生了理解。例如,有的人非常喜欢宠物,在他的宠物狗去世时,他会感受到犹如失去至亲般的痛苦。如果你不接纳他的价值观,你就无法理解他的痛苦,也无法产生同理心。
然后,我们要暂时放下自己的主观角度。大多数人都习惯从自己的主观角度、经验出发,分析他人的遭遇,甚至会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判。这样很容易产生误会,给双方的关系引入冲突。
例如:看到同事似乎有些生气,说话带刺,就认为对方是在针对自己,对方是不好相处的人,这样就陷入了主观评价。我们应该询问对方为什么生气,了解对方的情绪和背后的需求,而不是把自己的猜测强加给对方。
不随意评判别人,会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最后,我们要与对方产生共鸣,建立连接关系。具体做法就是从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比如,孩子被朋友背叛十分伤心,作为家长我们要在孩子难过的时候耐心陪伴;还可以分享自己小时候被朋友背叛的经历,告诉孩子他的苦恼你同样也有过,他的痛苦你能感同身受,并告诉孩子这就是成长。
当与孩子产生共鸣,建立情感上的连接,孩子会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得到疗愈。
以同理心待人,我们会理解对方的感受和行为,做到尊重别人。同时,我们也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人们常说:“理解万岁”,这里的“理解”就是指同理心。拥有同理心,我们就拥有感受他人、理解他人的能力。真诚待人,遇事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感同身受,用温暖的语言拉近与对方的关系,我们会收获信任与尊重。
文/腊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