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服从权威的原因有两个,分别是“规范性影响”和“信息性影响”。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更倾向于做别人也在做的事,或者是别人要求自己去做的事,目的是让自己能被社会接受、被大家认可。而当我们不好判断事情对错真假的时候,人们容易相信别人的暗示,更可能听专家或者权威者的话,按照他们的要求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因此,服从权威,可以说是我们本性的一种“偷懒”,是一种简单但是可能有害的做法。而一旦某个社会、某个集体中的人,普遍性地都用这种方式做事,那对社会整体而言,无异于是一场灾难。
比如,拿刚才讲到的“服从实验”来说,它一直被用于分析和解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性灾难的原因,比如纳粹德国的恐怖统治,为什么获得了当时民众的默许?为什么入侵他国的军队士兵,会对陌生的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痛下杀手?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权威服从的相关理论来解释。
而这只是心理学“分析过去”的一方面。除了分析过去,在另一方面,心理学还可以用来“解释现在”和“预测未来”。
“解释现在”,也就是解释社会为什么是这样,有哪些事情正在发生。比如,通过对整个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心理健康程度,进而可以预测到这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一点是,社会整体和每个个体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组合到一起,就会形成整体性的价值观导向,而这种社会层面的导向,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个人选择。
在这个层面上,有一本经典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非常值得阅读。这本书站在整个人类社会层面上,对人性和各种社会浪潮进行了探索和解读。
在书中,作者勒庞分析了为什么大众容易陷入盲目,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群氓趋势的威胁。在勒庞身处的20世纪早期,西方世界的这种趋势尤为明显,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一种盲目的思想状态,使得整个社会丧失了活力和创造力,也为纳粹德国的极端统治和战争行为,埋下了可怕的种子。
与之相反,社会心理的整体氛围也可以带来正面的积极结果。举个我们亲眼所见的例子,我们国家过去的三十多年以来,社会气氛活跃、多元、积极向上,人们辛勤的奋斗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在这样的基础上,不少学者预测,“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在不远的未来,中国会取得更多的成就。这个预测,也就是心理学分析社会、“预测未来”的一种实际应用。
文/腊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