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正太叔 上周我去银行柜台办业务。 过了一会儿,我旁边窗口来了位上了年纪的阿姨。 只听银行柜员小姐姐跟她说:“阿姨,跟您说一下,现在这个产品不叫保本理财了!” 那位阿姨惊了一下,提高了嗓门喊道:“什么?不保本了?那我不买了、不买了” 小姐姐连忙解释:“这是国家的规定,产品名字不能出现保本两个字,也不让我们跟你们承诺一定保本,但跟以前的保本产品是一样的,还是一样安全的,你放心你放心。” 最后,那位阿姨还是走了。 其实这是去年发布的《资管新规》的要求,我当时在周报也有提起过。 简单说就是:金融机构刚性兑付将被打破,保本型理财产品将成为历史。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主要有三个影响: 1、打破刚性兑付,理财产品不得保本保息; 2、产品实施净值化管理; 3、90天以内封闭式理财停止发售。 但是,现在市场上还是看的到一些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原因是《资管新规》给了一个为期约两年半的过渡期。 也就是说最晚要到2020年底、2021年初才彻底看不到保本型的理财产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理财产品的名字旁边都出现了“净值型”这几个小字,如图: 没错,这就是上面说的三个影响里的第二条,采用净值化管理。 什么叫净值型理理财产品呢? 就是投资者是根据净值型产品的实际运作情况获取浮动收益。 也就是说这个产品未来的收益是没有保证的,有可能亏损,也有可能盈利,收益是浮动的,如图: 你看,上面两款产品,一款收益时高时低,一款一直下滑。而且还是中风险产品。 这就是收益型产品的特征。 除了这个,还有一点不同:以往的产品如果超过预期收益,超过的部分全部作为银行的管理费用。 而净值型产品是要直接缴纳各类税费的,如图: 那净值型产品到底是啥东西,可以投资吗? 从投资性质来看,净值型产品主要分为四类: 1、80% 以上投资于金融衍生类产品; 2、80% 以上投资于股票、股权等权益类资产; 3、投资债券类资产、权益类资产、金融衍生类产品; 4、80% 以上投资于存款、债券; 其中,第一类风险最大,第四类风险最小 。 所以,以后大家在买理财型产品的时候,记得先看一下说明书,里面有写明产品的投资范围以及收取的各项费率的。 以后那种“将来可以收到多少利息”的思想要改变了,保本保息的承诺本就是一种风险。 因为在没有出现大规模风险时,刚性兑付可以维持,一旦资产方或者担保方本身出现重大财务问题,保本保息谁来兑现?信用危机该谁来背锅? 至于保本保息为何会在中国流行,主要是因为一直以来中国的投资者普遍缺乏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认知,所以银行如果直说不保本,那就没有人愿意买了。 现在只是纠正了错误的投资逻辑而已,并不是说金融体系出现恶化了,所以大家也不必恐慌。 以后投资时要看清《投资组合说明书》,按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关的产品。 但是这里要提醒几点: 1、因为净值类理财产品有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所以突然有一大笔闲钱的时候,也不要一把梭拿去买这种理财产品; 2、记住净值产品的收益是波动的,所以不要看到它写的年化收益很高就抢着购买,要先打开产品说明书或者详情页看它的风险等级; 3、如果真的想保本,那就买存款储蓄类产品吧,也就是一定有储蓄两个字的那种产品。因为储蓄类产品有50万的保险制度的,即便银行倒闭,也能兑付50万。 如果你看不起理财产品的话,可以学一些债券知识,比如在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配置一些短期债券其实也是不错的,常年下来平均收益也有4~5%左右。 最后希望大家记住以下几个经济常识: 1、揣着只盈不亏的想法去投资的话,十有八九会亏损; 2、过度夸大收益率的理财产品,都不要投资,承诺未来有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同样也不值得考虑; 3、承诺绝对保本的产品,也不要投资。 4、不要迷恋大公司的光环,要仔细看清产品端,近来招商与安盛的事闹得不可开交,想必大家也知道。所以还是要时刻抱着任何投资都有可能亏损的心理准备。 ▎扩展阅读: 《预测未来涨跌的方法》 《专家的话能听吗》 《如何提高成功率》 《如何找出赚钱的股票与基金》 《如何低风险高收益?》 *除了周末周报会附上估值表,每周三的文章末也会附上当天最新估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