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在我们的职场生活中,尤其是程序员圈子里,有一种说法特别常见:“码农都是吃青春饭,35岁以后怎么办?你有没有想过?” 上周,一个33岁的Java程序员向我咨询。他看着周围的同事越来越年轻,身强力壮能熬夜,工资又不高但效率极高,心里开始有点不是滋味儿。他担心自己的位置不保,开始思考怎么提升竞争力,好让自己在这个公司里继续有一席之地。 他的部门经理甚至劝他去考公务员,说IT这行干不久,高薪和稳定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东西。 这位经理一直对自己没能在35岁之前考上公务员而懊恼不已。“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还有什么职业能如此长久呢?这位读者确实被触动了。 到了人生的下半场,“稳定”与“高薪”这两端的天平似乎正不可避免地向前者倾斜。 程序员的优势与挑战 人们常常讨论程序员有什么优势,公务员又有什么优势。其实,这种讨论并没有太多意义。 我们都知道,程序员虽然收入颇丰,但却面临着35岁危机;而公务员虽然薪资不如前者,但胜在工作稳定,铁饭碗一辈子。然而,在这些讨论中,大家往往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时间变量。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现在是个程序员,10年、20年后我还想做这个吗?一种思路是追求在一件事上做得持久;另一种则是通过不同的事情获得长远的发展。 相比于公务员、医生、律师等职业,程序员的职业生涯确实显得短暂。但是,为什么非得要一辈子只做一个职业呢? 职业转型的故事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提到我的一位同事。他在年轻时选择了程序员这个职业,并在可选范围内选择了工资最高的那个。 后来,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创业,虽然公司不大,但也拿到了一些融资。再后来,他的投资收益超过了主动收入,于是他就成了全职投资者。 在他看来,审时度势和因地制宜非常重要。不到40岁,他就已经退休了,享受着另一种形式的稳定生活:年轻时攒下了足够的资本,再加上出色的投资能力,让他可以安心地度过余生。 他还讲过一件有趣的事。刚工作不久时,他认识的一个程序员靠倒卖域名赚了一大笔钱。当时这个人批量注册了几千个域名,其中有一些卖出了高价。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可能看起来有些low,但他当时也没想过要做多久。 重要的是,他两三年就赚到了其他程序员可能需要20年才能赚到的钱,然后用这笔钱开启了全新的职业生涯。 顺便提一句,58同城的创始人姚劲波也是靠卖域名起家的。为了做域名生意,他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网站叫“易域网”,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后来,易域网被收购,他转投线上教育,最终赚了几十亿。 变化的时代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曾为追求长久的职业生涯而感到焦虑:希望找到一份能踏踏实实做一辈子的工作,希望能在一个公司待到退休,希望能和熟悉的人共同合作。 这两年我才慢慢明白,人生的选择其实非常多样,只要改变一下思维方式,道路就会变得宽广许多。 网络上经常有人讨论上班如何没有安全感,工资如何不稳定,仿佛随时会失去一切。正如《反脆弱》一书中所说:“工资是一种使人成瘾的东西。” 当我们不再依赖工资来建立安全感时,就能获得新的视角。大家谈论工资、谈论稳定工作,其实本质并不是在讨论工资或工作本身,而是在探讨对长久的理解。 写在最后: 做程序员可能会遇到35岁危机,40岁时可能面临职业瓶颈。但如果你不把“一直做下去”作为目标,某个岗位是否长久对你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30岁或35岁退休。他们要么进入了大厂,抓住了行业红利,带着几千万股份实现财务自由;要么攒够了足够的资本,跳出了传统的上班模式,逐步走向理想的生活。 就像模特这个行业,没有人会说“我要一辈子都做模特”。因为模特确实是吃青春饭的职业,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大概会在25岁左右准备退休。 因此,他们在做模特期间全力以赴,积累资源,结识人脉,为未来的职业转换打下基础。这就像是买手机,我们知道它大概只能用五年,所以也不会纠结它能不能用十年。 所以说,当你不再执着于某一个职业是否能做一辈子时,你的思维就会变得更加开阔。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极大的自由度,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被困在传统的“长久稳定”的观念中。 岗位和职业只是外在的形式,真正重要的是你想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像玩游戏一样,以前我们总想着如何通关,而现在我们可以尝试不同游戏,积累能量值,带到下一个游戏中继续升级。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游戏模式。 |
2025-02-03
2024-11-11
2024-11-01
2024-11-01
2024-02-05
2023-10-18
2023-07-13
2023-05-31